- · 中原文物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中原文物》投稿方式[01/26]
- · 《中原文物》期刊栏目设[01/26]
中国古代史论文_西周时期玉器流通状况的初步研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西周时期的赏赐用玉 第一节 册命礼赐玉 一、瓒的定名 二、瓒与圭瓒 三、瓒与璋瓒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西周时期的赏赐用玉
第一节 册命礼赐玉
一、瓒的定名
二、瓒与圭瓒
三、瓒与璋瓒
四、册命礼中的其它赐玉
第二节 军功赐玉
一、军功赐玉种类
二、赐玉原因探析
第三节 飨礼赐玉
一、飨礼赐玉性质
二、飨礼赐玉的种类、数量
三、飨礼赐物与礼制改革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相见礼用玉
第一节 贽见礼与觐礼用玉
一、贽见礼用玉
二、觐礼用玉
第二节 宾礼用玉
第三节 霸伯盂铭文与西周聘礼用玉
第三章 西周时期玉器的交易与掠夺
第一节 西周时期玉器的交易
一、玉器交易的器类
二、玉器交易的方式
第二节 西周时期玉器的掠夺
第四章 西周时期墓葬出土遗玉研究
第一节 出土遗玉的辨识
一、史前时期遗玉
二、二里头文化遗玉
三、商代遗玉
第二节 遗玉使用背景考察
一、出土墓葬年代
二、姬姓与异姓使用遗玉差异
三、墓葬等级与遗玉数量
四、遗玉出土位置
第三节 遗玉的来源途径
一、战争掠夺
二、墓主特意收集
三、本地流传
四、朝聘赏赐和诸侯往来
结语
附表一 出土遗玉情况统计表
附表二 遗玉出土单位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文章摘要:西周时期是我国玉文化的高峰,也是玉礼发展的重要阶段。《论语·八佾》中孔子曾感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玉器出现在西周社会活动中的赏赐、祭祀、朝聘、丧葬、交易等方方面面,成为西周贵族阶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材料为基础,同时结合考古出土的西周时期的玉器材料,从玉器的赏赐、相见礼中的赠玉、玉器的交易、掠夺等西周社会用玉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探讨了西周时期玉器的使用和流通情况。西周时期盛行各类赏赐活动中,而玉器为赏赐物中的重要门类。赐物中包含玉器的赏赐活动主要为册命礼、飨礼和军功赏赐。通过对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梳理,本文对册命礼赏赐玉器中常见的瓒的定名、瓒与圭瓒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根据传世文献对“瓒”与“圭瓒”的描述、“瓒”字字形结构、“瓒”字与“裸”字的辨别,同时结合洛阳北窑西周墓、滕州前掌大墓地及鹿邑长子口墓中的玉柄形器出土情况,认定金文中的“瓒”即为考古学材料中的玉柄形器,玉柄形器是裸玉的一种。在确认“瓒”为玉柄形器的基础上,探讨“瓒”和“圭瓒”二者的关系。“瓒”和“圭瓒”在金文中存在着前后交替的现象,从这一现象入手,本文认为其与发生于西周中晚期的礼制改革相关。礼制改革虽不见于文献记载,但从玉柄形器(瓒)在西周中晚期后的种种变化可以证实改革的存在。在西周中晚期后周人开始形成自己的祭祀体系,圭瓒便在此时出现。另对目前学界中认为存在“璋瓒”、“璜瓒”等字的青铜器铭文的重新审视,可知这些器铭均不见明确的“璋瓒”二字。整个西周时期只见“瓒”与“圭瓒”,而不见“璋瓒”。西周时期的军功赏赐不以赐玉为通例。在西周中晚期礼制改革之后,周王对军功卓著的将领赐以圭瓒,高等级贵族也可以赐予臣属圭瓒。圭瓒和文献中记载的“命圭”二者有别,圭瓒是祭器,是裸礼中的裸玉,命圭则是周王赐予的具有符信作用的玉器。西周中晚期礼制改革也使飨礼和宾礼中赐(赠)物发生变化,在西周早期多用贝、金,到西周中晚期以后则以玉器与马匹等物品为主。以玉器代替贝、金作为赏赐及宾赠用品或与西周中期周王室与南国诸夷关系的恶化有关,但根源还是在于周王对贵族施行以“恩惠换忠诚”的笼络方式。另飨礼赐玉玉器数量多见“某”瑴,具体数量虽未有定数,但已经显示出等级差别。飨礼中对年长者的酬币较为丰厚,体现出飨礼的敬老之义。西周时期贵族相见时的贽见、觐礼、宾礼及聘礼中涉及到大量用玉行为。据金文可知,赠玉种类、所用宾赠动词也会因赠送对象不同而发生改变。另通过对霸伯盂铭文中“瓒”和“馈”字的释读,使得器铭中所记载的西周时期的聘礼的具体仪节及用玉情况得以明晰,据霸伯盂铭文,霸伯在聘享礼结束后对天子使者伯考举行过宾礼、飨礼和食礼,赠玉丰厚。玉器的交易行为鲜见于文献记载,本文通过金文中两则玉器交易事例中玉器器类及交易方式的研究推论整个西周时期玉器可以私下交易,但玉器交易并不是普遍行为,交易的目的更多是出于礼仪活动的需要。玉器交易方式也并非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阶段,但到了西周中晚期,土地开始成为玉器交易中主要的交易对象。另西周时期玉器的掠夺行为只见于周初对商人玉器的掠夺,虽然大大小小的战争也充斥于整个西周时期,但不见掠夺的记载。本文通过对目前公布的西周时期墓葬材料整理,在对玉器形制、纹饰等方面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共辨识出260件来自于史前时期、二里头文化时期和商代的玉器。通过对这些遗玉出土背景的考察可知其大多出自西周早期和西周晚期及以后的姬姓高等级贵族墓。另通过一些遗玉的出土位置可知在一些墓葬中墓主已经有意识的将遗玉与时玉进行区分。本文所辨识出的遗玉大多来自周初克商所得,但也见本地流传和墓主竭力收藏而来。另从芮国墓地和虢国墓地均见的“小臣系”刻铭玉器这一现象入手,笔者通过对虢国墓地M2009和芮国墓地M26两位墓主的身份分析并结合《左传》中的相关记载,推测并论证芮国墓地所出的“小臣系”玉戚当是虢国聘问所赠。
文章来源:《中原文物》 网址: http://www.zywwzz.cn/qikandaodu/2021/110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