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做客“名人大讲堂”,解码三星堆里的中原(3)

来源:中原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7月06日 04:26: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聊到这里,雷雨展示了一张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刚出土时,发现它的陈显丹教授与其合影照片。他还说了当时的一件趣事,“这个面具刚发现时是倒着埋在

聊到这里,雷雨展示了一张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刚出土时,发现它的陈显丹教授与其合影照片。他还说了当时的一件趣事,“这个面具刚发现时是倒着埋在2号祭祀坑里,对于这个中空的、U形器物,纵使是像陈显丹教授这样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家也从未见过,所以当时误以为这是一个青铜太师椅。”雷雨称,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反映出古蜀人对“人与神”充满想象力的独特理解以及古蜀国上层独特的权力架构。

雷雨说:“目前,我们已基本掌握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堆积和保存状况,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达12平方千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先秦时代的遗址。三星堆遗址的核心是分布面积约3.6平方千米、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夏商时期古城——三星堆古城(一大城、数小城,先小城、后大城),随着‘十二五'以来聚落考古工作的开展,城址的布局也开始逐渐清晰,一个都邑性遗址的面貌已逐步显现出来。”

本期主讲人雷雨,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研究员。30多年来,他主持和参加了四川什邡桂圆桥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雅安沙溪遗址、什邡船棺葬墓地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古蜀文明重要遗址、墓葬以及越南义立遗址的田野发掘、室内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目前正主持《三星堆——1980-2005年考古发掘报告》、2012-2018年三星堆遗址系列考古发掘报告的整理、编写工作以及“十四五”期间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

说到这里,雷雨引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所说的一句话:“鉴于古蜀文明的独特性,如果没有对古蜀文明的深入研究,便不能够构成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

回顾三星堆发现往事,古蜀文明内涵不断被丰富

三星堆曾于2013年和2022年两次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雷雨认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从根本上改变了世人对古蜀文明发展水平的传统认识。“就文明的发达程度、对后世以及周边地区的影响而言,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整体来说没有达到中原夏商周文明的高度。但在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大型铜器的铸造、黄金的锻打利用等方面,则在相当程度上超过了当时的中原。”

最后,雷雨总结道,三星堆出土文物以独特瑰丽的造型昭示了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更实证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发展进程。

写实风格的铜人头像

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青关山夯土台疑似“宫城”

文章来源:《中原文物》 网址: http://www.zywwzz.cn/zonghexinwen/2022/0706/834.html



上一篇:中原文物网上有奖竞答获奖名单出炉
下一篇:五部门部署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中原文物投稿 | 中原文物编辑部| 中原文物版面费 | 中原文物论文发表 | 中原文物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原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