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原文物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中原文物》投稿方式[01/26]
- · 《中原文物》期刊栏目设[01/26]
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之七丨璆琳之光 泽润(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以玉喻人,赞美君子品性如美玉的诗词歌赋,在先秦及后世典籍中如繁星闪耀,玉被打上了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烙印后,又经历了历代文人的情感呵
以玉喻人,赞美君子品性如美玉的诗词歌赋,在先秦及后世典籍中如繁星闪耀,玉被打上了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烙印后,又经历了历代文人的情感呵护,思想洗礼,散发出浪漫多情的人文色彩。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周礼·春官·大宗伯》
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成于春秋战国,兴于汉、唐、宋、元、明、清,经过历代玉雕艺人的潜心研究,河南玉雕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地域风格,以独特的风土人情、手法流派,屹立在中华玉雕艺术的百花园中。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南阳玉雕大师吴元全创作的《九龙晷》还被作为贺礼赠送给澳门特区政府,镇平玉雕也走进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近年来,玉产业的发展在中原大地得到进一步提升,我省已基本形成了南阳、镇平、新密三大玉雕产业集聚基地,洛阳、周口等新兴玉雕加工集聚区。
黄山遗址玉铲
玉石,这种因地壳运动由融化的岩浆遇冷凝固而形成的美且坚硬的矿石,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也是人类最早发现并使用的材料之一。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5篇诗歌中有不少涉及玉器或与玉有关的名篇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里的琼琚、琼瑶、琼玖,都是古人随身佩戴的美玉。赠人美玉,体现出对他人情感的珍视,也成了爱情的美丽信物。
玉器的发展在清代进入了巅峰时期。重约5000公斤的《大禹治水图》玉山,于清乾隆年间完成。200多年过去了,紫禁城里无数的奇珍异宝也历尽劫波,或消失,或损毁,可这尊《大禹治水图》玉山,却奇迹般地安放在原地,未损坏分毫。这也印证了乾隆为玉留下的那句诗:“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悔。”
南阳独山玉,与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和陕西蓝田玉并称中国四大名玉,但随着优质玉石资源产量的锐减,我国高端玉料来源缺口逐渐增大,一些加工用料也来自阿富汉白玉、加拿大碧玉、俄罗斯白玉等国外玉料,部分高端玉雕师甚至是玉雕名家,面临着好玉难求的窘境。
玉器制作技术在西周时期也有了突飞猛进。
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牙璋礼仪内涵功能的出现并向周边广阔地区传播扩散,表明了这一时期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王朝认同、文化认同和礼制认同的格局面貌。
让人惊奇的是,目前在全国20多个遗址出土的独山玉器都疑似“黄山造”,或许该遗址生产的玉石器交流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南阳盆地。
组玉佩的使用有严格的制度,使用范围有可能仅限于公、侯等诸侯国国君及其夫人或有相应封号的贵族。多璜组玉佩是国君与高级贵族区别贵贱、等级的标志之一。
9月2日,“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在郑州开展,几件牙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围观。精美的牙璋,带人回望夏王朝的辉煌。
引子:文明脉络玉石牵
玉琢成器
黄山,距南阳市中心约十公里。与那座同名的中国风景名山相比,它海拔不足两百米,凸出地面17米,不过是白河岸边毫不起眼的小山坡而已。
在学界,这一观点仍需商榷。但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强调:“中国史前史中虽不必划出一个玉器时代,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却实实在在是在玉器被当成礼器、王权象征物、通神的媒介、美德的象征物那个阶段上形成的,这个时代趋势比‘青铜时代'为早。”
今年8月18日,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结果出炉,南阳玉雕代表人物之一仵孟超入选其中,为河南玉雕人再添光彩。这是继吴元全、仵应文、赵国安、王冠军之后,我省玉雕行业的第五位“国”字头大师。
时光兜兜转转,在中原大地处处留痕。而今,黄山遗址所在的南阳市,依然是全国最重要的玉石加工、生产、销售的集散地,玉雕人才培养基地。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表明,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的玉石并非目前通用的透闪石软玉,独山玉等材料都属于广义的“美石”概念。这与东南的良渚文化、北方的红山文化中的玉有所不同。
5000年前,南阳黄山脚下、白河岸边手执工具凿石磨玉的工匠们一定想不到,他们的手艺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被发扬光大,延续至今。
黄帝之时,以玉为兵。
青铜时代以后,二里头文化代表礼制的“玉器”也多用深色的美石。至商,用玉情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殷墟妇好墓绝大多数为浅色的透闪石软玉。周代对软玉的认同更加明确,说明西周继承了商代对玉材选择制度,已经明确“玉”专指透闪石软玉,并将其列入“礼器”的行列。
文章来源:《中原文物》 网址: http://www.zywwzz.cn/zonghexinwen/2022/091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