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原文物版面费是多少[01/26]
- · 《中原文物》投稿方式[01/26]
- · 《中原文物》期刊栏目设[01/26]
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之七丨璆琳之光 泽润(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经过几年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确认了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
经过几年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确认了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
礼以玉成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从夏商礼制初显至西周“礼制”既定,礼被认为能“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从王侯到平民,不论衣食住行还是婚嫁丧葬,都有严格的约束。
(成员:陈茁 张冬云 张体义 温小娟 刘春香 胡春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抬头望月,用玉盘来比喻皎洁的明月,情采兼具;“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在澄澈无瑕的玉壶中,诗人以晶亮纯洁的心告慰友人,冰清玉洁、孤介傲岸的诗人形象也因此流芳千古。由诗而知,玉盘、玉壶也是寻常人可以见到的实物。
在夏都二里头遗址发掘中,先后发现有4件玉牙璋,均出自高等级的贵族墓葬中,这表明牙璋是代表等级身份的重要礼器。值得关注的是,从中原地区向南,在湖北荆州汪家屋场、四川广汉三星堆等诸多与二里头相距甚远的遗址当中,二里头风格的牙璋也频频出现。
执行:陈茁孙勇
隋唐以后,人们对玉器已不再觉得神秘,大量的玉器变成王宫贵族的私家收藏,这促使当时的玉雕制品出现以珍玩、装饰为主的格局。但以玉比德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本版图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文章来源:《中原文物》 网址: http://www.zywwzz.cn/zonghexinwen/2022/0914/840.html